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2/5)

作品:《天地任我行之二

力强大!

与此同时,明朝军队分为“京军”亦称“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部队。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收到朝局政策影响,“京军”战斗力却逐渐下滑。

洪武初年,拱卫应天府的“京军”有48卫。待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因京师接近长城前线,故京军多达72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其中,“神机营”掌握各种火器,为这次革新重点。

在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12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左右”、“腾骧左右”等4卫营。这说明“京军”无论是装备素养还是综合战力都值得信赖。

“地方军”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

“边兵”则是专门防御北方蒙古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9个军镇,史称“九边重镇”。“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之“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在西北边地则称“土兵”;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如“少林兵”、“五台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则仍回原址。与此同时,“卫军”主要是“步军”、“骑军”,东南沿海也置有“水师”。

明朝官府曾命福建、江浙沿海诸卫造船抗倭,使“水师”获得了很大发展。“卫军”的武器装备不仅有佩刀、藤牌、弓箭、枪弩等制作精良的冷兵器,而且“火器”已占很大比例,如铜铳、铁铳、地雷、各类火炮也开始装备戍卫部队。明朝中央还设立“兵仗”和“军器”两局,专门负责铸造“火器”以供给当地卫戍部队。

明朝各省“都司”、“卫所”也遍设杂造局,专管所在“卫所”的兵器修造。明初,“卫军”主要来自随朱元璋起义的“从征军”、元朝和割据势力投降的“归附军”、因犯罪而被谪发的“恩军”及抑配民户入伍的“垛集军”。

“垛集”原是军伍缺额时抑配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天地任我行之二》 最新章节第137章:知己之弊而练兵,网址:https://www.bqg999.org/279/279338/1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