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章 铠甲科技,魔消道长(3/7)

作品:《出笼记


木匠和铁匠从繁琐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了,这就是第一代工程师。

由于私自锻造铠甲那是要造反的事情,依旧可能会给垦拓会内部匠人们带来心理不适。

所以垦拓会给其工程项目名称叫做,大明195号工程。(卫老爷:我记得近古研发坦克也就是这个工程)

该项目组最终出品的铠甲和西方板甲风格截然不同。

相对于西方铠甲动辄符合贵族穿戴舒适的弧度设计,195号工程很多采用了钝棱设计,颇有海洋中“玳瑁”(海龟)的样子。

胸前钝角,头盔也是钝角。为了好锻造,臂甲也是四四方方的。

垦拓会的,墨学组新学学生们,经过测试,发现无论是什么材料,哪怕是纸片整齐的折迭出棱,都要比平面更好的抗住攻击。所以他们在设计上对棱面非常的重视。

所以,容易受到枪矛穿刺的正面胸甲采用钝角斜面设计让敌人攻击打滑,但是在臂膀上等容易受到刀子劈砍的地方,则是用“折棱薄金属甲”来替代。

卫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末期的铝合金战机翅膀,也就是用这种折棱来增加翼面强度。”

至于最关键“关节”部位如何自由运动,没有采用西方龙虾甲那严丝合缝的嵌套。

卫铿:那是纯贵族玩法,一套铠的零件是专属的。

匠族们是参考了“弹簧圈玩具”(近古时代常见的彩虹圈)直接用这个圈子来保障关节活动自如,外面缝合上麻布,同时缝上铁片。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根据数据统计,肩膀上受到致命穿刺伤害的概率要比砍伤要少。

招募来的武师们也在战场搏斗中总结,如果能侧面穿刺,不会刺肩膀而是会刺腰子。

可以说195号设计最大优点就在于此,这个弹簧圈可以“通用装备”,只要十分钟就能将弹簧绑定在臂甲和胸甲的对接口。

相对而言,西方贵族铠甲在定制过程中,每一套铠甲关节甲片刚刚精准的情况,弹簧圈子是柔性可以调节的。外层掺铁丝麻布又十分透气

而在脆弱眼眶部位,为了防流矢,毫不吝啬的安装玻璃块,当然这个玻璃块如同眼镜一样可以拆卸。

更加细节的设计,是在头盔上开了一个对着地面的小孔,这是为了透气,防止水汽在眼眶上聚集。不排除这套盔甲会运用在北方作战中。

值得一说的是:锻钢枪管没有出来前,熟铁枪的膛压不足,钢甲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出笼记》 最新章节25.26章 铠甲科技,魔消道长,网址:https://www.bqg999.org/213/213906/121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