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道(2/8)

作品:《我的大明新帝国

绸,香料,木料来替代,商人们就是有再多的货物,交换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商人们,哪怕家财万贯,但是让他们拿出一万两白银出来,都几乎不可能。

因为他们的财富都不是金银,而是实物,土地。

苏州的织造商户能一次性拿出来十万匹丝绸的商户有不少,这些丝绸按照价值来说,能值二三十万两银子,甚至更高。

但是他们不可能一次性换来这么多的银子,因为市面上的银子数量有限。

所以他们只能跟內监交易,从內监的手里换来他们需要的粮食,工具,物资,只有少部分才能换到流通的金银。

一直到明朝中期以后,东瀛和南洋的金银大量流入华夏,商贸的规模才逐渐扩大。

到了十六世纪,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然后这些金银大量地流入华夏,才让商人阶级卸掉了一直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桎梏。

南朝梁人殷芸的《殷芸·吴蜀人》一文里写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人不可能骑鹤,更不可能腰缠十万贯。

按照南北朝时期的铜钱,一个差不多两三克,一贯就是两三公斤。十万贯就是二三十万公斤,也就是两三百吨,用小船装都要几十艘,用车拉要几百辆车。

谁有这么牛,能缠在腰上!

比如说蒲家从唐代到越南,然后又到广州,到泉州,他们家族发展到最大的时候,自有上千条海船,挂靠的海船超过了两千艘,垄断了整个香料贸易。

但是金银的数量依旧不多,更多的时候是以货易货,商业的规模再大也要受制于整个社会的金银流通。

泉州的茶叶商人,青瓷商人们一个个富可敌国,让他们拿货出来有,但是他们拥有的金银的数量相对于整个贸易规模,也差距甚多。

所以这个时代,即便是朱瞻基不用银行来进行调节,只要控制了外来的金银输入,也能用內监控制住整个国家的商业。

但是,这种模式严重制约了商业的发展,所以他才想到了利用银行来控制商业。

并且利用封爵来提高商人的地位,虽然只是开了一个口子,但是对这些商人的诱惑,却不是一般的大。

商人们的地位低下,大明立国以后,对沿海的异族人控制甚严,艾哈迈德他们这些人更是备受防范。

现在他们如同看到了黑暗里的灯塔,若是能够获得授勋,他们每个人都会不吝钱财,跻身大明的上层阶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 最新章节第六章 分道,网址:https://www.bqg999.org/70/70495/25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