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晋阳大学(2/4)

作品:《三国之梦入凡尘

,要能够容纳最少五千人。

同时王渊下令,散布消息,在全国招募大量从事,负责教学,俸禄两千石,只要通过蔡邕的考核,即可上任。两千石这可是郡长官的俸禄待遇了,加上并州从事这个职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晋阳大学招收学子不限出生,三十岁以下经过考核都可入学,此事一出,天下骇然,尤其世家开始坐立不安。

这个时代最缺是就是书籍,最珍贵的也是书籍,书籍只掌握在世家手里,是买不到的,而传播途径就是世家相互间的抄阅。

解决了学校问题,王渊准备着手解决书籍问题,这个时代已近有了造纸术,经过蔡伦改进以后,在商人的推动下,近百年的发展,造纸术已经成熟了起来。

王渊召集了一批匠人,开始投入到研发改良造纸术的工作中去了。王渊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一期民间造纸的节目,多少知道一些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这个时代造纸最大的缺陷是,材料研磨不够细,所以纸张粗糙,非常不利于毛笔书写。

而改良研磨问题,就要改良机械,改变动力系统。这时王渊才意识道,这个时代由于工业的普遍落后,改良一种事务,是非常困难的,要改良机械就要大量的钢铁,而这个时代的炼钢术又跟不上了。

这个时代练出的铁,质量很差,杂质是很大的,经过不断的锻打锤练,才能得到精炼的钢铁,也就是所谓的镔铁。但锻打是个很费时费力的事情,这造成镔铁价格很高,能给将领们打造兵器就不错了。

于是王渊在汾水河边,建造了一座小城,为将来利用水利带动机器研磨做准备。电王渊是搞不出来的,磁铁容易找,但细如发丝的铜丝难搞,而且还要有绝缘性,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水力成了首选。而且造纸也需要大量水资源。

随后又召集了一批铁匠,在晋阳城西南部的大陵一带建造一座小城,开始研究炼钢,因为大陵一带有一处露天铁矿,也是汉朝最关键的官铁出处。

相对造纸,炼钢和制造机器王渊更加内行,机械专业毕业并且有多年基层机械行业从业经验的王渊,这就是自己老本行,高炉炼钢搞不出来,竖炉炼钢却容易解决。

当然,很多工艺是目前无法达到的,提高炉温,并且用吹入空气的方法达到加速熔渣氧化,提纯钢铁质量是可以实现的,经过与当代炼钢技术结合,王渊发明了脚踏式鼓风机,结合竖炉炼钢,大大的改良了钢铁的炼制,经过王渊的改良,练出了的铁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三国之梦入凡尘》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晋阳大学,网址:https://www.bqg999.org/69/69182/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