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 章 拉上别人一起上快车道(1/3)

作品:《以青春的名义

快毕业时,林本坚询问导师求职的方向。由于林本坚以全相学(holograhy)为博士论文,对方建议他循着一本光学月刊背后所登载的赞助公司,一家一家写求职信。爱好摄影的林本坚本来最中意的是柯达(kodak),没想到求职信杳无回音,反而是另外两家—ibmt.j.atsonresearchcenter与贝尔实验室(belbs)找上门来。

起初,林本坚还很纳闷,ibm一个电脑公司需要光学做什么?1970年,林本坚入职后才发现,原来芯片产业所有的零件和芯片都需要光学来做小型和微型化。林本坚自己也没想到一做就是二十二年,谈到ibm的扎实经历,最让林本坚印象深刻的是同事间不吝分享、讨论的氛围。“有什麽想法就可以找同事来谈。同事也会用很oen的态度跟你分享他的看法与知道的资讯。”

尽管如此,林本坚在ibm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林本坚早年在ibm半导体部门做深紫外光(euv)光刻研究时,公司的发展主流,却是另一项x光微影科技。不但人力资源远超过他的团队,而且,负责x光微影的主管,同时也是林本坚的顶头上司。他在公司处境之尴尬可想而知。

某天,x光微影技术有了重大进展,他的上司发给每人一件t恤「xrayorks」(x光有用)以资庆贺,林本坚竟是在后面加了3个字,成了「xrayorks–forthedentists」(x光可用,是在牙医诊所),还用磁铁挂在他办公桌后面的文件柜上,昭告所有路过的同事(值得一提的是,深紫外光,成了半导体过去30年的主要光源,xray则至今仍未商用化)。

浸润式微影,从45纳米的世代成为生产半导体的主流,到现在的5纳米,一共经过7个世代,其中有好些曲折的经过。要微影界放弃将近10亿美元的投资,改用浸润式,终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987年业界正要准备1000纳米的量产,我帮ibm研发两个世代以后的技术,也就是500纳米;那时还有很多方法可用,不需要浸润式这牛刀。

从1000纳米到750、500、350、250、180、130、90纳米,半导体业者每一代都用了一些巧妙的方法过关。到了65纳米的世代,波长已缩短到193纳米,镜头的孔径也到了0.93,各种有创意的方法已经把同样波长及孔径的解析度增加了超过两倍,很难再有突破。13.4纳米的极紫外光(euv)遥不可及(13.4纳米是当时的认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以青春的名义》 最新章节第258 章 拉上别人一起上快车道,网址:https://www.bqg999.org/277/27779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