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3/4)

作品:《国姓窃明

附于罗汝才的小贼。

罗汝才基本上被压缩后退到后世十堰的丹江口、武当山一带了,同样无法在平原地区站稳脚跟。

而东北边的鄂豫边界,河南一侧有由流贼反正的将领刘国能驻守。

刘国能的防区,堵住了桐柏山与伏牛山之间的方城垭口,同时还堵住了由随州府穿越桐柏山的信阳道,所以分别阻止了革左五营中马守应和贺锦进入河南的可能性。

如此看来,经过杨嗣昌一年的布局,流贼在平原富庶地区的存在已经被极大压缩。

张献忠躲进神农架;

罗汝才躲进武当山;

马守应躲进伏牛山;

革里眼、贺锦躲进桐柏山;

刘希尧、蔺养成躲进英霍山;

(注:桐柏山和英山、霍山共同组成大别山。大别山是呈“”字形分叉的,三条边分别构成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这三条边单独拿出来,在古代分别叫桐柏山、霍山、英山)

至于李自成,如今还在更西北边的、南阳盆地与关中盆地之间的商洛山区鬼混呢。

如果不考虑盘外因素,流贼被扑灭看起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惜,杨嗣昌已经活得太久,这些年他亲眼见过无数次“盘外因素”总是恰到好处地来搅局。

所以这次他也有点不好的预感,没太敢期待“意外不要发生”。

这个盘外因素,正是杨嗣昌一直担心的清军——上一次官军把各路流贼逼到绝路、迫降他们时,清军就出现了,灭了卢象升部,导致官军对流贼的实力优势瞬间灰飞烟灭,这才有了这些贼头的复反。

这一次他南下之前,心心念念相劝皇帝先忍辱负重,跟清军议和,虚与委蛇拖住黄台吉,专心腾出手把流贼彻底解决,再考虑清军。

可惜,议和的事情,被清流言官黄道周所阻,黄道周扛出一大堆“收复辽东失地之前不容议和”的道德大帽子压下来,让崇祯也不敢议和。

杨嗣昌隐约觉得,虽然黄台吉当时没有立刻对大明全力出击,但真到了流贼被打得奄奄一息时,黄台吉会不会救这些遥相呼应的队友,就不好说了。

但愿不会吧。

“唉,黄台吉要是真来了,这次不知又有多少损失。上次折了卢象升,这次难道要折洪承畴了?罢了,那些不是咱能决定的。

咱还是想想办法,怎么加快肃清眼前的敌人吧。我这边动手快一日,将来被黄台吉逼着两线作战的风险就小一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网址:https://www.bqg999.org/260/260602/7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