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3/8)

作品:《国姓窃明

王爷之见,以收凤阳为幌子,实则我军却是该……”

“拿地图来,”朱树人一挥手,自然有幕僚取来地图,朱树人便随手指点了两下,“我军的真实目标,自然是先收复淮安和寿县——

淮安之要,不必多提,那是邗沟入淮之地,自古运河要冲。寿县也是差不多同等重要,那是淮入淝水的要津,淝水由此往南,再经合肥注入巢湖,由巢湖再经濡须水、濡须口入长江。

掌握了淮安、寿县,江淮之间的枢纽就尽数入了我大明之手,这‘守江必守淮’的部署便算是基本达到了。纵然淮安寿县之间的凤阳未能收回,也不影响防线。

到时候清军最多在淮河北岸诸支流中囤积些船只,可以在凤阳附近摆渡南北,但就算到了淮南,后续还有水网纵横,骑兵难以快速推进。

北方来船,被卡住淮安、寿县两处脖子后,又无法进入淮河以南水系。我大明在淮南的屯田也能恢复大半,邗沟以东、淝水以西的淮南田地,可以完全不用担心敌军打草谷劫掠,

邗、淝之间的土地,只要靠近坚城要塞,别太偏僻,或者能被其他水网支脉庇护,也都能让百姓耕种,淮南驻军的军粮压力也就小得多。”

朱树人这番解说,其实稍微有点多余,在场都是有军事素养的,当然知道寿县和淮安的交通枢纽价值。

早在三国时,南北对峙在皖地就集中在淝水、濡须水一线。从寿春之战,到合肥、濡须口,为了这条江淮之间的河道打了多少仗。

后来南北朝、五代十国,但凡南北分治,在寿春也是反复拉锯。五代末年的后周,周世宗柴荣要攻南唐的淮南十四州,一共打了三年,光是寿州(寿春/寿县,一个地方)就跟南唐大将刘仁瞻打了两年半。寿州一旦易手,剩下的十三州几个月就彻底崩了。

可以说,后世安徽地界上,江淮之间只有淝水一条道,而后世江苏地界上,苏北也只有淮-扬的邗沟一条道。控制住这两条道,就等于分别控制住皖、苏两省的南北沟通。

明军众将领会了鄂王爷的思路后,也是人人振奋,各自领受了任务,自去部署进兵、羊攻主攻搭配不提。

……

朱树人这边刚刚做好部署,对面的清军满达海部、尚善部和李成栋部,也才刚刚得到尼堪的覆灭消息不久。

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时间点上,他们只是知道尼堪的主力多半是完蛋了,只有少量部队突围出来。但尼堪本人是死是活,他们依然没有准信。

只能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316章 光复二府(六千字大章),网址:https://www.bqg999.org/260/260602/41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