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3/6)

作品:《国姓窃明

这摆明了是要死守的样子,看来是接了个苦差。

至少四面的主要城门里,这一面是肯定没法用于撤退了,另外三面暂时不知道,也看不见,但另外三面并不濒临白河,估计只会更严密。

那文官使者看起来有些神色闪烁,一路上东打听西打听,带路侍卫得了交代,所以不该说的什么都没说。

只有一个问题倒是回答得很干脆——使者问他们,城内那位“督抚大人”是不是湖广总督朱树人,带路侍卫立刻回答不是。

使者听了之后,总算微微松了口气,也不知道在侥幸什么。

那番鬼祟神色被带路侍卫看在眼里,他们也只当对方是有心细作,没往别处想。

这个问题,是张煌言特地交代李定国过,属于可以回答的范围。

因为他不想演得太假,朱树人毕竟是一方总督,就算他亲自在湖广战区死守,最多也就留在襄阳或者武昌,不可能孤身犯险深入敌围。

要是这个问题都骗对方,或者不说,很容易弄巧成拙,导致战略欺骗效果反而变差。所以张煌言允许属下一旦被问及此、就直说总督大人不在,但城内最高指挥官是谁暂时保密。

……

不一会儿,使者就被送到了临时充作镇守幕府的原南阳知府衙门。

张煌言本人倒是没第一时间露面,而是先让自己的一个属官归庄出面试探——归庄跟顾炎武是至交好友,同乡同年。

顾炎武跟着朱树人当幕僚得官后,归庄前几年仕途不顺,崇祯十三年那场科举没出息,而后国势日颓,他们估摸着崇祯十六年那场国家肯定都风雨飘摇了,也就懒得再考,十三年场落榜后,次年就来给张煌言当幕僚,反正大家也都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归庄与使者一见面,场面应付自然得体,随后问起对方身份。

那使者看着三十光景年纪,神色略微闪烁,但很快控制住了:“下官曹溶,先帝时为御史,劾周延儒遭贬,我大清入关后,拔擢幽隐,赦免先帝时罪官,一时感睿亲王知遇,遂许仍为御史,巡河南道。”

这番措辞,倒是很小心谨慎,让守将哪怕誓死不降,也不太好意思直接杀了使者——按他的话说,他这也不算太不忠,是崇祯时皇帝昏庸被懵逼,他参与了揭发奸相周延儒的事儿,居然都被崇祯下狱了,而后面历史也证明周延儒确实是奸相。

既然如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崇祯不辨忠奸,滥用酷刑,不如多尔衮贤明,他投降也没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网址:https://www.bqg999.org/260/260602/37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