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十三节 心态渐变(2/3)

作品:《数风流人物

相比之下徐光启心态就要比崔景荣和柴恪要开放得多。

他本来就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学术性官僚,对士人身份并没有那么太在意,否则也不会信西教。

在他看来冯紫英很多观点和他十分投缘,而且他也很赞同冯紫英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十分激进甚至离经叛道的政策,比如科举改革加入格物财计,所以从内心来说徐光启认为冯紫英登基为帝只会让未来更光明美好。

见二人都沉默不语,脸上纠结的神色却是清晰可见,徐光启也能理解二人的为难,便道:“你们二位可能难处更大,若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便由我先来表态吧。”

崔景荣和柴恪大为震惊,“子先?”

“我没你们那么顾虑,虞臣也好,伯辅也好,孟暗也好,他们本来对我也没多少好感,我也不需要获得他们的认可,真不让我当这个阁臣,我回去自己继续琢磨格物,更悠闲轻松,没准儿还能做更多的事情。”徐光启坦然道:“从我内心来说,紫英真的登基为帝,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可能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少,只是他们都碍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启口,更不敢第一个开这个口,那就不如我来打破这个禁忌,也好缓解他们的尴尬和压力。”

徐光启的这个态度说实话让崔景荣和柴恪都松了一口气。

若是徐光启率先主动愿意奉冯紫英为帝,那崔柴二人压力就大减,哪怕随后也附和,起码不至于招来其他士人太多攻讦,徐光启可以不太在乎这些,但他们俩现在隐隐是北地和湖广士人领袖,却不能不在意。

沉吟了一下,崔景荣才道:“子先,你这么做,可得要做好招来漫天谤责的心理准备啊。”

“我有这个考虑,不过有些人是明骂实喜,说不定骂一阵后,还非要跟着我一样,甚至我觉得也许局面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真正死硬顽固的,也许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多,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也许用在这个时候正合适。”

徐光启话语里有了几分淡淡的嘲讽,也不知道是自嘲,还是嘲弄别人。

就在催柴徐三人密议时,韩爌、孙居相以及李邦华和朱国祯也在商议。

“那些武夫真要逼着我们拥戴紫英为帝,我们当如何?”韩爌看着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俩,也瞥了一眼李邦华和朱国祯。

孙居相孙鼎相两兄弟异口同声:“官可以不做,这事儿我们兄弟俩断不会屈膝!”

李邦华和朱国祯却是讷讷半晌,始终没能吐出一个清楚的话语来。

韩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数风流人物》 最新章节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十三节 心态渐变,网址:https://www.bqg999.org/161/161701/27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