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北狄使者无知且轻狂(一)-《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1/3)页

    天启十三年秋,塞外风紧,枯黄的草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场无形的风暴却已悄然吹向天启王朝的都城 —— 长安。

    城门外,一队身着异域服饰的人马正缓缓靠近。为首的北狄使者巴图,身材高大魁梧,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眼神桀骜不驯,扫视着长安的繁华景象时,满是不屑。他骑着一匹健壮的黑马,身后跟着数十名随从,个个腰佩弯刀,气势汹汹,与长安的平和氛围格格不入。

    消息很快传入皇宫,萧月华坐在龙椅上,眉头微蹙。下方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气氛紧张。

    “陛下,这北狄使者来者不善啊,看这阵仗,怕是没安好心。” 户部尚书李大人忧心忡忡地说道,他手中的朝笏微微颤抖,显然对北狄使者的到来十分担忧。

    兵部尚书赵将军则一脸坚毅,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北狄向来野心勃勃,此次使者前来,说不定是想打探我朝虚实。臣请命,加强京城防卫,以防不测。”

    萧月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赵将军所言极是,即刻加派兵力驻守城门及皇宫四周。至于北狄使者,按礼仪接待,但需严加防范,不可掉以轻心。”

    “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

    而此时,在长安的一处寻常宅院内,林夏正临窗而坐,手中捧着一卷兵书,仔细研读。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衫,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眉眼间透着一股聪慧与冷静。林夏本是将门之后,父亲曾是天启王朝的大将军,可惜在多年前与北狄的战争中战死沙场,家道中落,她便隐居在此,潜心学习兵法谋略,只为有朝一日能为父报仇,为国效力。

    “小姐,外面都在传北狄使者来了,听说那使者态度十分傲慢,对咱们长安很是不屑呢。” 侍女青竹匆匆走进来,语气中满是气愤。

    林夏放下手中的兵书,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北狄使者?看来一场风波在所难免了。” 她深知北狄与天启王朝积怨已久,此次使者前来,绝不会是简单的友好访问。

    三日后,北狄使者巴图受邀入朝。大殿之上,巴图昂首挺胸,目光轻蔑地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丝毫没有将天启王朝的朝堂礼仪放在眼里。

    “天启皇帝,本使此次前来,是代表我北狄大汗,向你们提出几个条件。” 巴图开口说道,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萧月华面色一沉:“使者有话不妨直说,但需注意言辞,此处乃天启王朝的朝堂,并非北狄的草原。”

    巴图冷笑一声,毫不在意地说道:“哼,礼仪什么的,在我们北狄人眼里不值一提。我大汗说了,若天启王朝想继续安稳度日,需每年向我北狄缴纳十万两白银、五万匹绸缎,还要割让边境三座城池,否则,我北狄的铁骑随时可能南下,踏平你们的长安!”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放肆!” 赵将军怒喝一声,“北狄蛮夷,竟敢如此狂妄!我天启王朝将士众多,岂会怕你们的铁骑!”

    巴图看向赵将军,眼中满是挑衅:“哦?是吗?赵将军倒是有几分胆量,不过,光有胆量可没用。听说赵将军当年与我北狄交战时,可是吃了不少败仗啊,难不成现在还想重蹈覆辙?”

    赵将军气得脸色通红,想要反驳,却一时语塞。当年与北狄的那场战争,天启王朝确实损失惨重,他也因此受到了责罚。

    其他官员也纷纷义愤填膺,却又不知如何应对巴图的挑衅。有的官员主张强硬对抗,有的则担心北狄真的会大举进攻,天启王朝难以抵挡,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巴图看着眼前混乱的局面,更加得意:“怎么?天启王朝的文武百官,就只会争吵吗?连本使的几句话都应对不了,还谈什么抵抗我北狄的铁骑?”

    萧月华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心中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巴图的挑衅十分恶毒,若是应对不当,不仅会有损天启王朝的颜面,还可能让北狄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陛下,臣愿出面应对北狄使者!”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女子缓缓走进大殿。她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正是林夏。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朝堂!” 殿中侍卫厉声喝道,想要将林夏拦下。

    林夏停下脚步,从容不迫地说道:“臣林夏,乃前镇国大将军林啸之女。今见北狄使者在朝堂之上狂妄无礼,挑衅我天启王朝威严,愿为陛下分忧,与北狄使者理论一番。”

    百官闻言,纷纷议论起来。

    “林啸将军的女儿?她一个女子,怎能应对北狄使者的挑衅?”

    “是啊,这北狄使者如此蛮横,林小姐怕是难以应付啊。”

    萧月华看着林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几分期待。他曾听闻林啸将军的女儿聪慧过人,精通兵法谋略,如今看来,或许她真的能有办法应对巴图的挑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