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圆 梦(十九)走向幸福-《宁静的梦里田园》


    第(3/3)页

    李建新高兴地说:“农民成了工人,种地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我们真的成了亦农亦工的新型农民啦!”

    李民强说:“我还有一个想法,用剩余的钱,在村委会南边的空地盖点儿像样的房子,建个养老院,让孤寡老人搬进来住,他们的房子太破旧了。吃饭问题咱们定个标准,让咱村的‘农家宴’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给他们定做。”

    萧玉林说:“能不能在学校旁边建一个幼儿园,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还能使孩子从小就接受教育。”

    李民强说:“老有所养,小有所教。要明确,老人用餐和小孩进幼儿园全部实行免费,一切开支由村委会承担。”

    萧玉林高兴地说:“太好啦!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老人没儿没女,生活很孤独,我们得管起来。”

    李民强说:“在我们村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萧玉林说:“是不是把村中心那块空地铺上水泥砖,安上灯,建个文化广场,组建个秧歌队、腰鼓队。晚上村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

    李民强问:“这些事大家议一下该不该做?”

    “这些都是对村民有利的事,当然该做了。”李建新高兴地说。

    穆永昌说:“这些事甭讨论,民强你发话吧,啥时动工?”

    “如果大伙儿认为可行,很快就可以动工。”

    董大田笑着说:“还是你们文化人,想的事儿就是全面。民强,就按你说的办。”

    李民强说:“等工厂投了产,我们的芦笋上了市,有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再建一个文化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制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董大田高兴地说:“民强跟我商量过,过两年有了更多的钱,还要建设新的居住区,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那样,住上可心的楼房。”

    李建新拍着手说:“这太好啦!”

    李民强说:“现在村民们攒点儿钱都用在盖房子上了,从娶媳妇到儿子成家,大约二十来年一个周期。拆旧房盖新房,不断反复,村民世世代代就是一个房奴。如果住上新民居,改变了居住模式,农民就不再是二十年一个周期,而是七十年、八十年一个周期,只要村民们不再是房奴,就会积累更多的财富,也就更加富有。”

    萧玉林说:“要把我们村建设成一个富裕、和谐、文明、幸福的新农村。”

    李建新站起来兴奋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在我们沙岗村实现啦!”

    这天下午,李民强来到镇政府,向田永生和常子明汇报了两会研究的沙岗村的发展设想。他们听完汇报表示同意。

    常子明笑着说:“工厂建成了,你和秀娟的婚事也该办了吧?”

    “我和秀娟商量好了,很快就办理结婚登记。”

    “我们可等着吃你的喜糖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