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话要说!” 朱高炽站在朱棣的右手边,嘴角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笑意,颇有兴致的说道:“说!” “工部的工匠乃是来宝源局学习锻铁技术,可锻铁技术毕竟不是街头小贩挑着扁担卖菜,其内容十分繁复,一旦有一个环节没有学明白,有一个步骤没有掌握清楚,那将来一旦进入到锻铁的流程之中...往往这一个失误,就会导致一整炉的铁水报废,甚至还容易产生危险。”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出现,所以臣才要求所有来到宝源局的工匠,都至少要在炼铁的全流程进行逐项学习,并且要获得带班老师傅的认可才算是通过!” “所以,臣并非是不还,而是不放心!” “另外臣也有本要奏!” 朱棣听闻此言,明显没有刚才众臣挨个启奏的时候那般迷离,反而是眼睛瞬间睁圆,淡淡说了句:“准奏吧!朕倒是要听听你要说些什么!” 按理来说,早朝这种事情和王思齐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关系。 王思齐自己也不愿意大清早的天都还没有亮,就要早早的穿戴整齐前来上朝,前世就沉沦在996福报之中的王思齐显然对于这种早朝制度有着明显的抵触。 但今天他却破天荒的来了。 既然来了。 就不是空着手来的,只听见王思齐听到朱棣准奏之后,当即目光坚毅的看向龙椅上的朱棣说道:“自大明建国之日起,为鼓励民间贸易,让百姓能够通过商业过上好日子,故而免征商税。” “除盐、茶、铁等受到朝廷管控以外,其余皆是凡大明百姓皆可通商。” “然今时不同往日!” “日积月累..民间商贾富可敌国,没有商税在身,随随便便与地方官员或朝中权贵打好关系,一年下来的营收能够顶得上百姓种地一辈子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这笔钱!” “不纳税!” 原本在场的众多大臣都还以为王思齐即将要说的,是对工部的反击,可谁能够想得到王思齐根本就没有把工部放在眼里。 反而是直接将目光转向了大明的商税。 这时候,突然有不少人反应了过来...刚开始的时候,王思齐似乎介绍过一次自己,宝源局监督所有人都知道。 可..通政司通政使又是什么时候当上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