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遭遇野象群-《环球挖宝》


    第(2/3)页

    ……

    讨论度并不高。毕竟这个话题还是太小众、太冷门了。

    韩舟很开心。虽然这次寻宝的收获,并不归于自己,但发现了这样一座古代遗迹,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是功德无量的事。

    和老王、顿格朗喝了顿酒,就告别了。

    接下来,他独自一人返回西双版纳,寻找密林深处的红色光点宝物。

    开着越野车,穿过密林。

    树林越来越密,没有路,车子渐渐开不进去。

    韩舟下车,带上饮用水,打火机,卫星电话,防野兽喷雾,压缩食物等,踏上了徒步寻宝的道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形容的是楚国先祖开拓荒蛮山岭,建立国家的艰难历程。如今韩舟独自在荒野之中,用柴刀开辟道路,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非常艰难。

    晚上,露宿山林。睡眠很浅,下意识不敢睡太深,怕睡梦中遭遇野兽袭击。

    第二天一早,天才蒙蒙亮,韩舟听到帐篷外沙沙的声音。

    惊醒。

    打开帐篷一看,竟然是几只大象,在慢悠悠地踱步,往丛林深处走去。

    韩舟的第一想法是:危险!

    和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大象,尤其是野生大象,其实是一种性情颇凶猛的野兽。

    西双版纳的野象是亚洲象,体型比非洲象略小,但在人类面前,也是绝对的庞然大物,一脚能踩扁汽车,把人压成肉泥。

    西南地区常常出现的人象冲突,近年来也越来越频繁。

    在一处与老挝接壤的半山区边境镇,经常发生野象冲进村落“抢劫”人类农作物的事件。一户姓王的家庭,从2007年开始,自家地上种的玉米、香蕉、芭蕉、橡胶等作物,由于野象频频光顾,基本什么都收获不了,最后索性让地荒着。村民说,一开始还会放炮仗驱赶,但是野象一般是三五成群地来,人们不敢靠近,到最后只好由着它们吃了。

    这并非是人类退后一步就能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野生环境的食物相对缺乏,很多野象已经养成了到人类的农田里“寻觅”食物的习性。假如村落为避开野象而搬迁到别处,野象也会跟随人类的步伐,农田搬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

    由于野象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不敢伤害,否则就要被判刑,这一点让野象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有人因此而丧生。

    韩舟小心翼翼地望着野象远去的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