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必须得要让众人心服口服才行。 明秀问了粳米的具体价格。 三娘道:“今年的粳米比往年都便宜些,明记购入是二十文一斤,最好的也不过三十文。” 这价格在粮食里头已经是顶贵的了。 就算是新米,一斗也不过十五文,一斗有六斤多呢。 明记做的是贵人生意,提供的米饭自然也不是寻常大米了。 闻言,明秀似笑非笑的看向常存,“是哪家米粮行这般大的胆子,敢跟王府虚报价格?不如常管事说出来,本妃定要给那家主人下个帖子来好好问问才是。”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商人? 米粮行谁敢黑王府? 不主动让利都是难得。 并非明秀不容人下头人给自己收油水,她可以容忍零点五倍左右的高价,但常存报上来的是两倍还要多。 可别看八十文只是个小数目,这样的差价粗粗算一下,一个月算下来只靠着这一项,常存收拢的油水也有十几两银子了。 这还只是个小头。 “王妃!”在三娘开口的时候常存便知道不妥当,他脸色一下便苍白了起来,跪在明秀面前,“奴才知错,请王妃宽恕,奴才下回再不敢犯了。” “你这般欺上瞒下,本妃可不敢再用你。”明秀的眼神冷淡,她早就预料到了王府这般家大业大,定然是有刁奴的。 但常存的做法,当真是让她气恼。 说句大不敬的话,这就跟皇帝看着贪墨的官员一般。 崔嬷嬷上前,低声劝道:“王妃,这样的事情家家户户都有,常存的做法并不算是太过分,王妃还是小惩大诫为上。” 明秀一上来便剥夺了下头人的油水,少不得让下头的管事不满,想想看,心里有不满,做事还会周全吗? 表面上看起来,崔嬷嬷也是为着明秀着想。 其实明秀并不是听不进去话的人,只是常存的做法当真是让明秀生气了。 没有理会崔嬷嬷的劝解,明秀径直道:“将常存带下去,查查他的屋子!看有多少王府公中的钱财被他收为己用了!” “王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