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贫穷思维-《一地鸡毛的美好》


    第(2/3)页

    ……

    夫妻之间最大的悲剧不是情感的背叛,而是两个人用一生的时间培养了一个无能的后代!……”

    那次听课后,米君庭买了很多如何培养孩子的书,对米粟的培养有了一定的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辛苦没有白费。他成功了,现在想像小时候一样让米粟听他的话不可能了。

    米粟已经成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

    米君庭不甘心。他要想办法把米粟送入上流圈。

    他怕米粟半夜走掉,夜里便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他是父亲,他要对女儿的一生幸福负责,不能让她任性胡来,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

    他坚信,拥有社会资源越多的人,越会大手笔的为自己的理想铺平道路,他们敢做是因为资源足够多,敢想也是因为在这些资源的叠加下,他们的起步就已经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眼光早已不同了。

    而那些缺乏社会资源的人,往往眼界都很窄,并没有多少魄力,在他们看来,与其放弃现有的一切放手一搏,还不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他这一生走的就是后一种人的道路。他不能眼看着女儿步自己的后尘,何况女儿比他优秀的多。

    米粟确实想连夜偷偷溜走,可看到父亲睡在客厅,就断了念想。

    但她可不是容易放弃的人,躺在床上开始了琢磨。

    想着想着,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咧嘴笑了起来。

    ……

    第二天吃早餐时,米君庭的电话响了。

    他看了一眼号码,便站起来离开了餐桌,走进了厨房。

    粟利萍奇怪地看了一眼丈夫,因为以前不管接任何电话,米君庭从来没有回避过。

    两分钟后,米君庭从厨房走了出来。

    “君庭,谁的电话?”粟利萍问道。

    “嘻嘻,瞧我爸神神秘秘的样子,一定是外面有了红颜知己!”米粟开着父亲的玩笑。
    第(2/3)页